在教师节前夕,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作为教师代表发言,在此首先要感谢学校对我工作的认可和鼓励,也要感谢学校、学院为我提供了成长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平台。与此同时,这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期望,鞭策我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和成长。
我是1999年入学、2006年正式留校工作的,那时还是一个硕士刚毕业的助教。到今年破格晋升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回头一数当教师刚好10个年头。所以今天在这里,我将回忆一下自己在西电工作10年经历,再把工作中一些小小的个人体会,与在座的各位老师、同学们分享。
先说说教学。我身边的人全是教师,我的父亲、母亲都是教师,妻子和岳父也都是教师。家人们的耳濡目染,冥冥中注定我必然会热爱三尺讲台。我在2006年春季留校时是助教身份,还没有任教资格,直到08年秋季才晋升讲师第一次站上讲堂。在这两年半助教时期,虽然不能上讲堂,但是迫不及待地希望有从教的机会。后来我了解到助教虽然不能讲课,但是可以指导学生竞赛,于是我投入了许多的精力在本科课外实践中。在机电院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帮助下,2007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,2008年带队获Intel杯嵌入式专题邀请赛一等奖。在当时这两个比赛是国内工科电子类最顶级的比赛,我就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双冠军教练之一。
然而更让我欣喜的不是获奖,而是似乎发现了打开教学之门的钥匙。因为这两年几乎是紧密伴随着学生一起在成长,发现了他们许多共性的问题,让我很深刻地反思课堂教学的不足,也逐渐形成了我的教学理念和思路,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两点心得:
第一点,当前教育模式的优势,是能够以非常高的效率把知识分门别类地装入学生大脑。我把它比喻为“中药铺”式的教育,就像当归、党参、陈皮装在一个个小方格中。它便于存入知识却不便于解决问题用药时取出,所以我尝试在填满“中药铺”之外,还要培养出一个能开药方治病解决实际问题的“抓药师傅”,以案例、实际的复杂问题来引导学生梳理、理解、应用所学知识。
第二点,我发现课本都十分强调知识本身,然而却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。我在教学中,尝试把课本中各种理论和技术还原到它诞生之初,还原它的背景、发现历程、它所经受的争议和发展,以及所引起的变革。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,在学生心中种下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的萌芽。而这些辩证的科学精神和方法,也对我日后的科研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。
2008年我第一次任课,主讲的是号称工科电子类专业里最难讲的一门课,《模拟电路》。提前一学期,我带着自己总结出来的想法,请教老一辈的教学名师孙肖子教授,不仅得到了她的赞成和鼓励,还在她的帮助下根据专业特色重新梳理了教学大纲,结合自己实践教学经验,在不断尝试和改变中提高教学水平。仅仅用了3年时间,在2011年参加校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,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一等奖,而且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,打破了工科教师讲课往往不如理科的“西电传统”。
再谈谈科研。我的科研起步其实比较晚,直到2009年才开始攻读博士。对于科研方向,我也经历了一段迷茫的时期。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李小平教授,还有包为民院士,在他们的指导鼓励下,我的博士方向选择了一个困扰全世界航天界几十年难题——“黑障”,连航天实力第一的美国都还没有现成的解决思路。包为民院士高瞻远瞩地提出,这是发展新一代航天器必须要解决的难题,我的导师李小平教授组建了平台和团队,开始了啃硬骨头的科研历程。
随着研究深入,我们意识到这不仅是理论和技术难题,更是一门实验科学。谁能给出实验数据,才能掌握话语权。所以第一步,我们想在实验室环境下长时间地复现“黑障”,而国内外都还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尝试。当时我们提出了一种非常大胆的设计方案,然而却一路碰壁,申请经费很困难,甚至连专利申请都失败了——理由是无法判断是否具有可行性。是跟随大部队走理论仿真路线,还是坚持走实验科学的路线,我们自己都很动摇。包为民院士给我们打气——“全国都说没有办法,你们敢说有,那为什么不坚持试试?”2011年,我和课题组三个博士几乎全手工打造了第一台简陋的原理样机,好消息是我们的设想基本是成功的,坏消息是它只能工作十几分钟,电极在高能离子轰击下融化了。
2012年,我们经过非常艰难的答辩,获得了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的资助。这里要特别感谢科研处设立的孵化性资助体系,因为在没有外援的时期,这是非常宝贵的第一笔启动经费。利用这笔经费,我们历经反复的改造、升级,终于稳定地实现了黑障复现,并且发现了许多新规律和新现象。冬天终于过去,我们成功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、863项目、在物光院牵头下联合申请成功自然基金重点项目,还直接应用于我国某重大工程,首飞之前所有的通信设备都在西电进行了测试,因为可以自豪的说,当时西电是国内唯一具备所需实验能力的单位。
我们的下一步,将是缓解和克服“黑障”,这是一个更加困难的“硬骨头”。以此为目标,我加入了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的973项目组,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初步见到了一丝曙光。未来的第三步,是在地面和空间全面验证克服“黑障”的方法,今年我校牵头申请成功的重大仪器专项,就为这一目标打下了重要的基础。回头想想,这真是绝处逢生的一段经历,敢于创新、甚至创业的精神,是最大的收获。
最后一个话题想说说教学和科研关系。有人问我,从事科研之后,还顾得上教学吗?我想说的是:科研是果,教学是根——不能摘了科研之果,就忽视了教学之根——把肥料浇在根上,才能持续结出硕果。科研再忙,我仍然从事一线教学:本科教学一学期都没有落下;实践教学总计获得11项全国一等奖,3项全国二等奖;其中还包括2011年瑞萨杯、2014年Intel杯两项最高奖,也是全国唯一的“双杯”教练。其实我对获奖早已经不那么兴奋,重要的是这些优秀学生的成长,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;科研又反过来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前沿的素材。
回首我从教的10年,无论教学还是科研,都得益于敢于挑战的创新意识,还有愿意从基础做起的实干创业精神。这其中当然还包括学校、学院的关心、导师的言传身教、团队的协助。最后,希望与在座的老师们共勉,总结一句话:敢于创新,勤于播种,用心浇灌,施肥于根,然后——静待花开。
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西电的未来建设得更家美好!谢谢大家!